找到相关内容3568篇,用时10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笑多于哭

    显现。如此,人生的两头哭是合理的。”造物主如是说。   原来,人对生命的无限留恋都是源于:笑多于哭。只是偶尔,一时的烦恼苦痛让人忽略了这个生命的本质,但若用心体会,我们会发现:人生里总是笑多于哭。...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7115616257.html
  • 诚信

    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再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8/09/19444017150.html
  • 宝光寺镇馆三宝将在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展出

    张大千的《水月观音》、徐悲鸿的《奔马》和蜀汉时期的章武鼎,这三件“镇馆之宝”均是首次在宝光寺以外亮相。   《水月观音》高约1.75米,宽约0.65米,该画源于敦煌壁画,是张大千杰作之一。现场相关人员...

    【佚名】

    |博物馆|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9/10092518018.html
  • 缅甸国宝《贝叶经》成粤南海宝峰寺镇寺之宝

      据了解,《贝叶经》二千多年前发源于印度佛教诞生之时,当时还没有发明造纸术,古印度人采集来贝多罗树的叶子,经过处理后用来书写佛教经文。   据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鉴定,南海西樵山宝峰寺收藏的《...

    佚名

    |贝叶经|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12385422030.html
  • 《贝叶经》将首次在广东南海展出

      有“佛教熊猫”之称的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贝叶经》,在“五·一”期间将首次在广东南海西樵山宝峰寺展出,这是记者十三日从南海西樵政府部门获悉的。   广东名刹南海西樵山宝峰寺的“镇山之宝”《贝叶经》共两卷,由祖籍广东佛山的已故香港知名爱国人士、汉荣书局创始人石景宜先生的夫人刘紫英女士与长子石汉基先生所赠。   据记载,《贝叶经》二千多年前发源于印度佛教诞生之时,当时还没有发明造纸术,古...

    佚名

    |贝叶经|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4/07455422625.html
  • 泰国玛古德大学来南华大学访问交流

    研究生,进一步了解源于印度的佛教发展至今,在全世界不同的国家有何不同的样貌与传衍。特别是与台湾的佛教团体,如佛光山、慈济、法鼓山等,其共同的特色都是强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习及落实于生活中的人间佛教,...

    佚名

    |两岸|星云大师|台湾佛教|佛光山|泰国|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5554836391.html
  • 英国:清真糖果 素食者的甜蜜世界

      央视网消息(第一时间):想在坚持素食主义的同时享受糖果的乐趣吗?那么就去英国的剑桥...

    佚名

    |素食|环保|放生|

    http://www.fjdh.cn/wumin/2009/03/22200036565.html
  • 噶举派的法要

      噶举派的经典和教法都是来源于印度,合称为四大语旨。玛巴派语旨的教授有《大手印》和《那若六法》。《六法》所依的密乘经典有父续《密集》,母续《摩诃摩耶》,心要续《胜乐》、《喜金刚》、《怖畏金刚》、《金...

    刘立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42740352.html
  • 密法有哪些仪轨(程序)?

    密法有哪些仪轨(程序)?  密法的仪轨较繁杂,但主要有皈依和灌顶两种。  皈依,即依止。与显宗有所不同的是,密宗的皈依是四皈依,就是皈依佛、法、僧的前面加了皈依上师,在密宗里,上师被视为佛、法、僧的集中体现,居四宝之首,由此也可见上师在密法中的重要地位了。  灌顶,是密乘中最重要的仪轨,它是上师托付传承所举行的仪式。此仪式,源于古代印度国王登基时,取四大海水灌于头顶,象征着掌握四海的权力。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3444197.html
  • 知己知彼--阿姜查语录

    知己知彼--阿姜查语录法园编译群译  认识你自己的身和心,也就会了解他人。一个人的脸部表情——言语、手势、行为都源于他的心理状态。佛陀,一位觉者,因为他经历过,且以智慧看透心理状态和它们的基本因素,所以能了解它们。就如年长的智者,已经历过童年,所以能了解孩子们的种种。  这种自我的智慧不同于记忆。一位老人对外在事物可能很迷糊,但内心可能很清楚。书本上的学习对他可能很困难,会忘记不同的名字和面貌…...

    阿姜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1245489.html